1. 波兰概况

  波兰,全称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中国古称孛烈儿,是一个中欧国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东部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相连,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历史上连年的战火纷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再更改,而近年波兰无论在欧盟还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亦与日驱增。波兰是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成员。足球是波兰最受欢迎的集体运动,但真正体现其实力的则是体操,艺术体操以及跳水项目。

2. 波兰历史

  波兰是一个位于东欧平原的西斯拉夫人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700年石器时代的斯拉夫人,其后斯拉夫人的一支——西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活动,在原始部族的农耕和游牧中度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10世纪,波兰人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的几个世纪,波兰国势一度强盛,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疆域继俄国之后欧洲第二大国,从17世纪中期开始,波兰立陶宛联邦走向衰落;到18世纪时,已衰败不堪,其领土最终被邻国蚕食和瓜分,经过三次瓜分,波兰覆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不过,在苏联和德国两个强大邻国夹缝中生存的波兰很快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亡国。二战后,波兰的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共產主义建设,不过,波兰的共產主义道路并不平坦,政局动荡。1989年,波兰的团结工会获得了政权,抛弃了共產主义制度,开始转向西方的自由和民主,融入西方社会,经济的剧烈转型带来了阵痛,1999年和2004年,波兰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

3. 波兰政治

   波兰政府的结构包括了一个由总理为主导的内阁。总理往往是从两院制国会的下院多数党成员中产生,由他向总统提名阁员名单,由总统任命。波兰总统为国家元首,直选产生,任期5年。
  波兰议会(Zgromadzenie Narodowe)由下院议会(Sejm,460名成员)和上院参议院(Senat,100名成员)组成。国会成员根据省划直选产生,任期4年。根据1997年生效的现行波兰宪法,除了两个预留给少数民族政党的席位外,只有获得总投票率5%的政党才能进入国会,内阁目前由属于自由派的公民论坛党的总理图斯克领导。
  司法结构在决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波兰最高司法机构为波兰的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法官由国家司法会议提名,总统任命,法官任期终身。而宪法法官则由议会选出,任期9年。

4. 波兰地理

  波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欧平原,平均海拔173米。(波兰一词源于斯拉夫语Polanie,意思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历史上波兰也因此无险可守,多次被列强瓜分)。仅南部地势有起伏,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等,最高点海拔2,499米。
  河流多从南向北流入波罗的海,主要有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波兰境内还有冰蚀作用形成的9,300多个湖泊,大部分集中在北部,最大湖泊为希尼亚尔德维湖。
  波兰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阔叶林发育,冬天寒冷、多云、多降雨,夏天潮湿、多雷阵雨。1月平均温度-5-11℃,7月16-19℃,年降水量400-800毫米,有些山区可达1000毫米以上;森林面积约占领土的四分之一。

5. 波兰经济

  1989年后,波兰由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GDP在1993至2000年间增长较为迅速,但到2001年由于国内消费投资减少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影响,波兰经济的增长也开始放缓。加入欧盟后,经济快速成长。

6. 波兰文化

  提起波兰,人们自然会想到肖邦和居里夫人还有哥白尼。肖邦是波兰人引以为骄傲的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华沙举办的五年一度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吸引着全世界好手角逐,成为国际音乐界的顶级盛事。出生于华沙的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为人类揭开原子的奥秘作出了巨大贡献。哥白尼是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他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因此使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这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 波兰教育

  波兰教育部于1773年设立。它是世界政治史上的第一个教育部。
  从1999年9月1日起,波兰实行新的教育体制。新体制分为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一般为四或五年。2002年普通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9.97亿和68.5亿兹罗提,分别占财政预算的1.1%和3.7%。